伟德BETVlCTOR1946红楼梦
复谈之九百一十七
发布日期:2019-08-05 19:12:55

第二次是栊翠庵品茶,妙玉把刘姥姥用过的[成窑五彩小盖钟]扔了不要,这暴露出她的[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作者描写时是带贬义的,还有前面写她的[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还有写她的把两个假古董当古玩奇珍给宝钗黛玉品茶,都有嘲笑她的意思,但书中的宝玉却非常崇拜她,由此可见作者与宝玉所见并不同,如今的人都把作者当宝玉本人,这是大失误啊。我们来看这里的几条重要批语。一是【靖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靖本是有关妙玉批语最多也最重要的抄本,就是由于靖本中的这些别本没有的批语,才引起周刘的流言的,也才引出对妙玉结局的分歧和争论的,因此我不得不细解一番。先是【靖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这就够奇的了,难道畸笏叟二十年前真有与书中角色一起吃茶的经历?那他是宝玉还是宝钗的生活原型?而且还有纪年有数字有批的年月有署名,这样看来确是畸笏叟经历过的事无疑了。且慢,【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此批也是如此,为混人也。】,首先这丁巳春就是混人的,丁巳对应清乾隆二年和清康熙十六年,乾隆二年曹家距雍正六年被抄才九年,这九年间曹家能从遭祸状态恢复到书中这种鼎盛状态吗?若是康熙十六年,那时曹荣还没有出生呢,康熙还没有南巡呢,更何谈送茶之说?

其实这[二十年]不是指自丁丑向前数二十年,而是指[二十年来辨是非]中的二十年即康雍间争储争位的二十年,只是这个[二十年] 不好直说,怕惹出文字狱来,     批者才用这丁巳春来遮盖的。同样也要把[谢园送茶]为混人看才对,这些都是      作者的障眼法呀。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障眼法?因为用成窑五彩小盖钟[送茶]实有其事,但不是捧与贾母,而是捧与康熙,作者又不好明言,才用[贾母][假母]来遮掩的,这跟【甲戌: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是一个意思,只怕你们想不到这一点,作者才用这脂批来点拨你们的,这样你们就知道脂批的重要性了,它是《石头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啊。又有人会问贾母的生活原型孙氏难道不会见妙玉的生活原型吗?难道栊翠庵的生活模型不在曹家花园内吗?你们如果能想到这一点就好了,就不难理解下一条脂批了,栊翠庵的生活模型确实不在曹家花园内,妙玉的生活原型也确实不在曹家呀。你们考证一下南京的江宁织造府花园,有书中大观园那么大的规模吗?尤其是其中能有栊翠庵这样的生活模型吗?那毕竟是曹家的私人花园啊,怎么能[天上人间诸景备]? [天上人间诸景备]那是皇家花园或专供皇帝巡幸的花园才能具备的规模啊,曹家当然不敢违制越轨了,那是要被杀头抄家的。因此书中的贾母带刘姥姥游园子会有曹家事作参照,但贾母带刘姥姥进栊翠庵却没有曹家事作参照,这用[成窑五彩小盖钟送茶]不是捧与贾母,而是捧与康熙呀,作者就是为了隐寓康熙,才编排这个假情节的。至于康熙有没有带刘姥姥这样的村妪进栊翠庵这样的庙宇、有没有把[用成窑五彩小盖钟送的茶]给刘姥姥这样的村妪喝,这就不必追问了,作者在这里并不是想借贾母写康熙,而是想借这个情节写妙玉的 [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啊。需知写书时的作者已经半生潦倒了,他当然不赞成宝玉妙玉的行止了。

红疯子忍不住插嘴道:咱明白了,扬州瘦西湖公园里就有个尼姑庵,而且据说这园林当初是由曹寅为康熙南巡而建造的,若这个尼姑庵早在康熙南巡时就有了,那它是不是栊翠庵的生活模型呢?但是照你这样说来栊翠庵的生活模型就不在南京而在扬州了,那宝钗黛玉宝玉与妙玉共品梅花雪又如何解释呢?难不成这三个曹家儿女还为吃妙玉的好茶从南京跑到扬州瘦西湖去?那时的交通可是非常难行啊。

石呆子:你又拘拘于朝代年纪地舆邦国了吧,难道这三个曹家儿女非要从南京跑到扬州才能会到妙玉这样的女孩子?在作者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中就没有这种[天生成孤僻人皆罕]的女孩子?南京曹家不排除也有这样的生活原型,孙氏李氏都好吃斋念佛,晚年遭打击又得孙后尤其如此,园中专辟静室安置象妙玉这样的修行女子也不是不可能,北京这皇城根脚下尤重佛道,修行妙尼中更不乏这样的悲剧,作者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种[矫情]的美女典型搬入书中?至于宝钗黛玉宝玉与妙玉共品茶的具体情节可以根据生活素材杜撰嘛,你们又何必非要考证一模一样的生活素材呢?那样怎么能取其事体情理呢?

现再来看下一条脂批,【靖眉批: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此处有周汝昌的注释(按:此批甚不可解。周汝昌校为: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 渡口,各示劝 ,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在骨,[岂]不哀哉。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 渡口,红颜固[?]屈从枯骨,不能各示劝惩,[岂]不哀哉。戴不凡校为:[乃]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屈从,各示劝惩,[岂]不哀哉。红颜固[不]能不[化为]枯骨[也],[叹叹]!小子愚见:此妙玉偏僻处,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屈从,[岂]不哀哉。固是劝惩,红颜能不[为]枯骨!以固是”“各示为各本因吴音相混错抄之一例。)周汝昌的注释大体合常识,但刘心武的发挥就完全不合常识了,他居然把宝玉湘云的所谓[白首双星]姻缘与妙玉的结局强扯在一起,用妙玉的牺牲自己来成全宝湘婚姻,这不是瞎扯蛋吗?这条脂批有一丁点暗示成全宝湘婚姻的苗头吗?

这条批语的关键处在瓜州渡口这地名如何解释上。大家都知道《石头记》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这里的瓜州渡口是有考还是无考呢?如果有考是什么用意,如果无考又是什么用意,这也可以用阴阳两道来解释嘛。如果有考的话,说明这条批语是实话,这就不符合脂批的规律了,大家看前一条脂批就符合脂批规律,一则确实无考而有晦,二则还有纪年和署名,如果再含[]字就更符合脂批特征了。这条批语不但不符合这些特征,而且是庚辰本蒙府本等重点脂本没有的批语,这就值得怀疑了。但是这条批如果有考也有可取之处,那就是证明妙玉的生活原型不在南京也不在北京而在扬州,因为只有生活在扬州瘦西湖尼庵里的妙尼才会在失去保护伞后流落到瓜州渡口啊,而生活在南京北京就不容易流落到瓜州渡口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决定了妙尼走不远嘛,怎么可能象刘心武想象的那样由北京流落到扬州的瓜州渡口?再说无考的事体情理,若作者真想借此批暗示妙玉的结局,就应该是[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也就是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瓜州渡口和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哉!]这样你们就不要考证妙玉在何地屈从于何人了,更不必把她美化成美女救英雄的典范了,她不过是[终陷淖泥中]而已,管她是怎么陷落的呢?这一点我在前面呆解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她就是一只用金丝笼子保护起来的金丝鸟,只要这金丝笼子不被拆掉,金丝鸟就不会被外面的猫儿狗儿糟蹋掉,当然金丝鸟也不敢自己跑出笼子来的,因为她恨那些跟猫儿狗儿一样的须眉浊物呀。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笼子被拆掉妙玉才会[风尘肮脏遭泥陷],什么情况?就是这皇家园林换了皇帝、换了主人呀,什么时候换皇帝、换主人?就是雍正上台这[群龙无首]之时呀,当其[群龙无首]之时,对于现龙和跃龙来说固然是[],但对于众牝马来说却是[大凶],妙玉作为一只金丝鸟,当然更是大祸临头了,因为康熙这金丝笼子的主人殁了,曹家这金丝笼子的看护人倒了,下一个主人并不宠爱这金丝鸟,他连这金丝笼子的看护人都打倒了,还在乎这只金丝鸟吗?由此而来的当然是金丝鸟被隋赫德之类的猫儿狗儿撕碎了。至于批语中的枯骨是不是指隋赫德本人,还是指接收瘦西湖的某官员,甚至还是子虚乌有的【此批也是如此,为混人也。】,你们就不必拘拘于具体情节了,在那场葫芦提大祸中[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烧死一只金丝鸟又能算什么大不了?连金丝笼子的看护人都[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象妙玉这样的妙尼更可想而知了,至于妙玉的生活原型是屈从了还是刚烈而死,是作成佳人救才子的美谈还是作成女庄子苟活的笑谈,我看你们就不必被周刘拖入迷津了。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的重要性,其实没有这条脂批你们也能算出书中妙玉的结局,妙玉结局分甄贾,既然第七十五回初甄家已经被抄了,甄家的女儿们都遭悲剧了,那[甄真]妙玉当然也遭劫了,可八十回末的贾妙玉却不会遭劫,因为她是政夫人下帖子请来的,政夫人又好斋僧济道,如今政夫人当了家,[贾假]妙玉的好日子当然会跟[贾假]宝玉的好日子差不多长了。说到这里,有关妙玉的下面章节和脂批还用得着罗嗦吗?

下面谈迎春的结局和相关脂批。

在迎春的仙曲末有一条脂批【甲戌双行夹批:题只十二钗,却无人不有,无事不备。】,这条批语虽然与迎春结局无关,却与评价《金陵十二钗》有关,如今的人都把《金陵十二钗》只当书中十二冠首女子,其实作者是【题只十二钗,却无人不有,无事不备。】,也就是意指普天之下过去未来所有的女子,他只是以书中这十几个女子做代表,或者干脆说是塑造了这十几种类型的悲剧以概括普天之下过去未来所有的女子悲剧,这就叫【无人不有,无事不备】。可见这条脂批是有意点拨读者的,你们当然要引起重视了。

关于迎春的主要剧情到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才出现,如今的人都只看到一个[]字,似乎迎春的悲剧就是因为她太懦弱造成的,如果刚强些就不至于悲剧了,这就叫[盲人摸象]啊。这一点我在前面呆解时已经说得够多了,这里只想补充一点没说过的。大家都看过第四回末的有关薛宝钗进京候[选秀]的情节吧。

红疯子:是啊,大家都纳闷怎么没有下文呢,而且很多人都觉得宝钗有野心,她还想进宫侍候皇上呢,保不齐是 [争及初春景],想当贵妃吧,这人也太[奸雄]了。但这件事与迎春结局有关系吗?

石呆子:关系大着呢。什么叫[选秀]?是当时的皇宫内选秀女吗?不,是书中的[真真女儿国]女皇选接班人啦!大家想想,曹家会有象书中贾家这么多这么大的内斗吗?即使有内斗值得作者写入书中昭告天下吗?另一方面,皇家即使有更多更大的内斗作者敢直写入书中吗?但他创作《红楼梦》所为何来?不就是为隐寓皇家的内斗嘛,不就是为写皇家的争储争位嘛,他不好直写康熙的选储,那当然只好借写贾母的选秀来隐寓康熙的选储了。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呆解过了,这里再罗嗦一下是为了强调迎春悲剧与贾母选秀有关,更是与大房假邪夫人的争储争位有关。乍一看来,迎春是宝玉的姐姐,迟早会嫁出去,根本没有选作宝二奶奶的资格,当然不在选秀之列,更不在争储之列了,但是她房中的丑事影响到大房的争储争位啦,假邪和夫人当然要把争储争位的失败责任推到弱小姐身上,用迁怒于她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沮丧了。如今的人只注意孙绍祖虐待迎春,却不注意贾赦贬嫁甚至出卖迎春这悲剧根源,更不注意她是贾家内部储位之争的牺牲品,当然就更谈不上将其深论到朝纲,得出[外患虽足惧,内忧更可悲 ,哀哉懦小姐,深受其中累]的事体情理了。

当然我说贾家有争储争位的内斗似乎有些牵强,说这些可以深论到皇家的争储争位的内斗就更牵强了,何况这里还把不关系到宝二奶奶位置归属的迎春外嫁后受虐的问题牵扯在一起呢?但是你们仔细理一理这里面的头绪就知道了,没有司棋的鸳鸯事被鸳鸯惊飞,能有邢夫人的利用绣春囊向王夫人兴师问罪吗?没有司棋的丑事败露有大房的杀羽而归吗?没有贾赦的暗讽贾母偏心且当堂与贾政弟兄攻讦有贾母的潸然泪下吗?没有贾母的[百年后自己成灰]有王夫人的亲自出马撵司棋逐晴雯等吗?没有大房假邪夫人争储争位的失败,孙绍祖敢从巴结贾赦转而轻蔑贾赦虐待迎春吗?这一系列的内部丑事都是曹家不可能发生的,或者是即便发生也不宜昭告世人的,这就是可以断定它们都是[假话鬼话混话]的原因。你们看看邢夫人说的[我想天下的事也难较定,]当时她是跟迎春说看不惯探春得贾母宠爱的话,这扯得上[天下的事也难较定]?除非这暗指大清的天下归谁到此时还[难较定],才值得作者这样写。

请大家再回顾这条脂批,【庚辰双行夹批:一段神奇鬼讶之文不知从何想来,王夫人从来未理家务,岂不一木偶哉?且前文隐隐约约已有无限口舌,谩谰之谮原非一日矣。若无此一番更变,不独终无散场之局,且亦大不近乎情理。况此亦是余旧日目睹亲闻,作者身历之现成文字,非捏造而成者,故迥不与小说之离合悲 窠臼相对。想遭冷落之大族子弟见此虽事有各殊,然其情理似亦有点契于心者焉。此一段不独批此,直从抄检大观园及贾母对月兴尽生悲皆可附者也。】我劝你们不但从抄检大观园及贾母对月兴尽生悲看起,而且要从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看起,作者创作《石头记》一书是要有总体构思布局的,他从第五十五回开始就集中精力写贾府内忧。先是写凤姐小月李纨探春宝钗三人理家,其时虽有赵姨娘这偏房从中作耗,三人尚可对付,但到了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就不同了,邢夫人代表大房杀到台前来了,而且还是抓住绣春囊这样的证据暗对宝玉而来,这样一来王夫人就不得不正面迎战了,结果是大房大丢丑,在贾母面前完全丧失了与二房竞争的资格,随着贾母也象凤姐那样退居幕后,王夫人终于露真容了,哪儿象一个慈母孝媳,这才象真正的雍正啊。说这些似乎很牵强,那请问作者怎么写才能既为曹家避讳又为皇家避讳且为自己避难,还要达到创作目的?他只能[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嘛。因此你们一看到[]字就要想到[]字,一看到[]字就要想到[]字呀,这里的贾迎春不就是[假迎春]?既然是假的,当然不是甄家暨曹家的真的女儿了,当然是用来隐寓皇家悲剧的了。大家想想看,皇长子的女儿随着父母争储的失败,她们能不被贬嫁吗?嫁到夫家后会被丈夫瞧得起吗?这些东床快婿当皇长子势盛时都争相来提亲,当时皇长子家肯定是[笏满床]啊,张绍祖李绍祖还不是争相趋炎附势?可一旦在争储中败下阵来,这些绍祖们一旦见康熙把皇长子圈禁起来,他们能不欺负皇长子的女儿吗?这一点绝不会因为这些女子刚强而不懦弱就放过她们的,因为谁不想巴结有势力的老丈人呢?谁愿意找个失势的老丈人呢?这政治赌博赌错了当然要迁怒于倒霉的老婆了,所以随着争储争位的失败,不但是皇长子的女儿,而且邪方所有家族的女儿都要遭或大或小的悲剧,[成则王侯败则贼][一人失势,儿女遭殃]嘛。由此可见贾迎春悲剧是普遍的,不是只有曹家才有,甚至曹家反而不一定有,这些都是[正邪两赋一路而来之人]啊,你们又何必拘拘于曹家李家哉。

谈到[正邪两赋一路而来之人],这是作者创造的词汇,也是作者加在书中这些女儿头上的词汇,当然也是可以解释迎春这个艺术典型的词汇了。如今的人都不注意这一个词汇,他们只注意[正邪两赋之人]这一个词汇,不注意[正邪两赋一路而来之人]这一个词汇,也就是只注意理解宝玉这个艺术典型,却不注意理解象迎春这一系列艺术典型,只注意宝玉这个乾卦,却不注意象迎春这一类的坤卦,这样怎么能理解[正邪两赋一路而来之人]的全部含义呢?当然,要想理解[正邪两赋一路而来之人] 的全部含义,还得先理解[正邪两赋之人]的含义,只有在理解[正邪两赋之人]含义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理解[正邪两赋一路而来之人] 的全部含义。一般的人都以为[正邪两赋之人]就是人群中那少数几个既不正又不邪、既象正又象邪的人,他们[聪灵俊秀在万万人之上,乖僻邪谬又在万万人之下],可以说是奇怪之人,其中大部分不能出人头地的就叫怪人,极少数能出人头地的就叫奇人。这种解释也通,但还不灵,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智通]。你们认真阅读第二回中的有关章节就知道了,作者对此的理解还要更上一层楼,他是先看透了正邪两边的本质,然后再从[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的角度来看正邪之争的,最后他从[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 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的角度得出[正邪两赋之人]就是正邪之争产生的奇人的结论。这些话有点儿绕口,说白了就是不正不邪的怪人恰逢正邪之争大祸,就会成为[正邪两赋的奇人]。而[正邪两赋一路而来之人]则是跟这奇人一同遭祸的一干人,再说白了就是所有受正邪之争大祸连累的人。大家看看,宝玉是不是[正邪两赋的奇人]?十二正钗副钗又副钗是不是[正邪两赋一路而来之人]

用这个眼光看迎春悲剧就容易理解了,在书中贾府她是受政赦之争的连累,在书背后的甄府这一类女儿是受皇家正邪之争的连累,在普天下所有女儿都是受共颛之争的大祸连累呀,你们又何必拘拘于迎春的真假哉!到这里还需要我解释迎春的结局和相关脂批吗?无论她是[一载赴黄粱]还是[数载赴黄粱],无论她是孙绍祖夫人还是纳尔苏郡王妃,这些事例是真是假都不必拘泥,你们只取其受正邪之争连累的事体情理就对了。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批语就不用我解了,能从中看到政赦之争就是正邪之争才是最重要的。

 在线伟德官网地址:
 发表伟德官网地址
昵称:
 *
联系方式:
 
伟德官网地址: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伟德BETVlCTOR1946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